來源:互聯網
發布時間:2013/11/8 13:44:31 點擊率:23
根據國家郵政局的最新數據,從2011年3月以來,快遞行業業務量連續31個月增長超過50%。
不過,快遞業面臨的產品單一、服務良莠不齊、成本快速上漲等問題日漸凸顯。尤其是在即將到來的“雙十一”,快遞企業又將迎來嚴峻挑戰。
中國快遞協會副會長、申通[微博]快遞董事長陳德軍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,快遞業越是保持高速增長,就越需要解決行業存在的問題,實現從“大”到“強”的轉變,整個行業的創新轉型已十分緊迫。
快遞業必須正視“市場亂象”提高服務質量
與20年前申通快遞創立時的艱辛起步相比,目前的快遞市場已是天壤之別。政策紅利的釋放、電商及網購的興起、經濟結構的轉型,客觀上促成了快遞行業數年“牛市”。
但另一方面,快遞服務參差不齊,快件延誤、破損乃至丟失時有出現,甚至發生過“掉包”、“未送達卻已顯示簽收”等怪事。目前,快遞可說是每年消費者投訴率最高的行業之一。
陳德軍說,幾大快遞公司這幾年都花大力氣提升服務質量,但目前行業發展太快,一些分公司、網點根本不用做營銷,生意都來不及做。這種心態掩蓋了公司管理中的漏洞,忽視了對客戶的服務質量。
他還表示,目前申通快遞的快遞員主要是城市下崗工人和農業轉移人口,離客戶對快遞服務的需求還有差距,公司管理人員的能力和水平也有待提高。
“三通一達”快遞公司依靠加盟制實現了全國的快速擴張,但亟待加強總部的管控力。陳德軍介紹,爭取到明年,將公司業務量的直營比重將提高20個百分點。目前,總部已通過“交叉持股”等方式實現對幾個重點分公司的直營化改造,明年將覆蓋更多分公司。
日前,申通快遞宣布與上海交通大學[微博]聯合辦學,成立國內第一所培養快遞人才的企業大學———申通大學。“我們希望通過辦學培養自己的快遞人才,這是公司謀劃下一步發展的重要戰略。”陳德軍說。
今年“雙十一”或將來勢兇猛快遞和電商有待“協同發展”
陳德軍將快遞和電商的關系比作“魚和水”。他說,在電商沒有興起之前,申通的快件主要來自生產性、貿易性的企業,增速平穩;2005年左右電商快速崛起,推動快遞業“井噴”。目前,包括申通在內的“三通一達”這幾家主要民營快遞企業中,網購件的比重均占到70%以上。
每年的11月11日,電商都會推出“光棍節”促銷活動。去年“雙十一”,天貓[微博]、淘寶的促銷總額達到了驚人的191億元。當天,線下的全國快件業務量超過7600萬件,各大快遞公司如逢“春運”,公司爆倉、快件延誤難以避免。
陳德軍介紹,去年“雙十一”當天,申通全網的快件量超過800萬件,創下歷史新高。根據目前預測,今年“雙十一”當天,申通全網快件數可能達到1200萬-1400萬件。為此,公司在今年9月就啟動應對工作,成立了全國指揮中心,在場地、運力、人手和流程上都做了全力準備。
不過,電商相比,線下的快遞始終處于相對弱勢地位。陳德軍說,這也是消費者對快遞服務不滿意的原因之一。“比如,電商銷售茶杯,每個茶杯售價100元,加上快遞費10元,消費者為此要付110元。現在電商要向快遞公司再多要4元,快遞費只剩6元,快遞公司只能提供6元的服務,消費者的體驗就差了。”
中國服務業短板待“補齊”快遞企業不只限于做“快遞”
中國服務業依然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塊“短板”,也被視為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與優化升級的新引擎、新動力。以快遞業為例,國家郵政局預測,到2020年,我國快遞業務收入將達4000億元,比2010年翻三番,并將領跑全球。
目前,申通快遞的全國服務網點及門店已有5000余家,員工超過12萬人,日均快件量400多萬件,全國市場份額超過20%,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快遞企業。但陳德軍坦言:“我們快遞行業目前還停留在比較初級的階段,‘大而不強’的問題比較明顯。”與U PS、聯邦快遞等國外巨頭相比,中國的快遞企業差距巨大。
網購快件依賴度過高,經營成本快速上漲,利潤率持續下滑……一些業內人士提醒,如果抓住機會加快創新轉型,快遞業甚至存在從“朝陽產業”滑落為“夕陽產業”的可能性。
國內快遞企業近年來加快推進業務多元化。“過去20年,我們只做了一件事,就是辦了一家快遞公司;今后,申通會在倉配一體化、冷鏈物流等方面探索推出更多的產品和服務。”陳德軍說。